日志详情

学校大单元教学设计改进(实施)计划(方案)

韩海龙2023/11/6分类:教学设计

化隆县巴燕初级中学学校大单元教学设计改进(实施)计划(方案)

撰写人:韩海龙  计划制定日期:2023.10  计划完成日期:2023.11

制定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大单元教学,是以大任务、大情境、大活动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以整体的目标任务为驱动力,将教材单元转化为大单元,围绕大单元主题(大概念),促进学生迁移应用,设计大作业,发展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单元,是针对学生的真是问题,以学生学习为锚点,收集整理学习素材、解析教材,研读语篇、分析学情、确立目标,设计课堂大问题和大任务,教--评三位一体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指导思想:

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宗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大单元下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现存差距:

大单元目标与分课时目标的关系是什么?大单元目标如何统领分课时目标?分课时目标如何统领每个课时分任务的目标?

改进目标:

在大单元设计上,要有清晰的目标达成线索;有逻辑分明的核心任务设计及层次递进的子任务规划;基于标准的学、教、评一致性

改进重点:

在大单元设计上,要在课标分解、教材驾驭、学情读懂的基础上,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之所以倡导大主题、大概念,是因为要从关注学科的碎片、零散知识,走向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追求知识、能力的应用和迁移

改进措施:

大单元教案和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研究行为,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意义重大。教师应按照科学研究的方法,遵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

1.确定单元主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大单元主题,并对教材 内容进行组合。

2.梳理学科概念:根据单元主题,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梳理出本单元涉及的学科概念。

3.提出单元观念:根据单元主题和本单元涉及的学科概念,提出本单元学习中要让学生形成的大观念。

4.制订学习目标:根据本单元应让学生掌握的大观念,制订精准的单元学习目标,即完成新三维目标(大观念、新知识、新能力)的设计。

5.设置单元任务: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设置具体、可操作的单元大任务。

6.细化学习任务:根据单元大任务,设计结构化的子任务,这是细化学习任务的主要内容。

7.设计学习环节:根据子任务,设计具体的、真实的学习环节(课时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含作业、测评试卷等)。

8.完成文案编写:将各项内容全面进行整理,编写完成教案(教师用)和学习任务单(学生用)

 

 

前期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规范化、模板化,设计基础模板共全体教师参考: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指导

课程标准模块

使用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单元课时数

一、确定单元主题(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可以是单元名称,或者参考单元名称改造为更加体现意义和价值的主题名称。

主题概述

概述主题的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育人价值等。

主题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已有生活、知识、活动、方法等经验。着眼单元整体描述学情,如果可能,建议采用经验和数据相结合方式。

学习条件支持

简要说明或者列出学习环境的整体要求,如实验设备器材、桌椅摆放、黑板、多媒体设备、智能终端等(物理环境)以及数字资源、软件工具、网络平台等(虚拟环境)等。

二、梳理学科概念

根据单元主题,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梳理出本单元涉及的学科概念。

三、提出单元观念

根据单元主题和本单元涉及的学科概念,提出本单元学习中要让学生形成的大观念

制订学习目标(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应该整体涵盖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单元是整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位)。

可以采用素养整合方式描述学习目标,一条目标可以对应多个素养,并在对应关系说明栏目中简要说明目标对应的主要素养。

目标尽可能可测,关联核心素养或学业质量水平。

各课时学习目标(聚焦课时内容,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学习符合学科要求

1课时

2课时

五、设置单元任务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设置具体、可操作的单元大任务。

六、细化学习任务

根据单元大任务,设计结构化子任务,这是细化学习任务的主要内容。

设计学习环节(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1课时

任务/活动1

呈现任务/活动名称,概述任务/活动的内容、过程、环境等,标注与目标关联。

任务/活动2

任务/活动3

······

2课时

任务/活动1

任务/活动2

任务/活动3

······

······

单元学习评价设计(教师或同伴对学生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

(备注:方案1、方案2选择其一)

需要评价的活动

方案1:针对任务/活动描述

活动A名称

依据单元学习目标,针对挑战性学习任务/活动,呈现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赋值方法等。

评价内容选择和评价指标设计时,无需面面俱到,尽可能抓住关键,倡导伴随学习任务/活动的评价。

活动B名称

活动C名称

······

评价要素

方案2: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简述单元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简述针对单元评价内容的关键表现

评价方法

简述针对单元评价内容或者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

单元作业设计

可以是各课时作业的汇总或者单元学业评价(单元结束后的测试)。

单元作业设计需要体现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

单元作业设计要关注实践性、综合性及长周期作业。

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基于各课时反思性教学改进,汇总形成单元反思性教学改进设想。

明确主要经验或者需改进的方面。

单元教学结构图

图示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习目标、核心问题串、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任务以及课时数的对应关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