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洪兴林2017/12/30分类: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洪兴林

 

 

教学目标

1、 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3、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课文结构,学习怎样做到前呼后应。

重点和难点

1、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可曾听说过埃及的金字塔?

巴黎的圣母院?

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引入中国的圆明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课文

(要求:找出课文的生字,勾画出自己读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 细读课文

1、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 读后交流,深入学习课文。

(1) 哪一部分是写圆明园的布局和建筑风格?

学习第3自然段

感悟重点语句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

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的雄伟和精美。

(2) 圆明园的哪些建筑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段的学习要作为重点去引导,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豪、赞叹、欣赏的思想感情。为第五段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作好铺垫。让学生在感情的落差中去解决本文的难点和重点。

(3) 细读第3段,深刻体会圆明园的宏伟的建筑。

四、 试背第三段。

 

 

第二课时

1、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课题中的重点词是?

那么,我们上一节课详细学习的第三自然段有没有讲到圆明园的毁灭呢?

为什么要详细的写圆明园的建筑宏伟,举世无双呢?

(让学生作简单的讨论,教师巡回听一听)

(无论讨论的结果怎样,教师不忙作总结)

2、 课文中不单第三自然段没有写到圆明园的毁灭,第四自然段也是如此

进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

师:从“上自”到“下至”,你体会到了什么?

那么,有哪些珍贵的奇珍异宝呢?

让我们读一读。体会圆明园里所珍藏的无价的历史文物。

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是当时的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的真正含义。

3、 进入第五段的学习

师:就是这么美的圆明园,就是这么精致的圆明园,就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是这么一座凝结着中国人民智慧和心血的圆明园,在1860年,一把大火,使之毁于一旦--------

进入第五段的学习

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揭露英、法联军的罪恶。

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再讨论: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5、 上面的这一问题我们是不是曾经讨论过?(进入“前呼后应”的介绍)

6、 课文也有“前呼后应”的写作的样式,你能找得出来吗?

7、 总结。并安排背诵第34自然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