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课教案
谭玲娟2022/11/15分类:教学设计
速览经典名著 畅游读书海洋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课教案
--------------读序言、读目录
上课教师:谭玲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学常识,掌握作者作品内容,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介绍一些阅读方法,通过浏览目录,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本书作者对中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的相关方法
【教学难点】
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教学方法】
点拨法,选读法,速读法,批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老师:相信同学们知道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阅读,重视阅读。俗话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阅读的好处就不用我多说了。
那同学们你们在拿到一本厚厚的名著该怎么阅读呢?
学生:大概的看,看目录,看故事简介,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老师:确实,我们在拿到一本厚厚的名著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逐字逐句地看完,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书本信息,提高阅读的效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阅读名著的方法。
二、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到阅读的方法:读题目,猜其内容;读序言,观其大略;读目录,抓其精要;读正文,探其究竟。(重点强调我们今天教读目录的方法)
老师:以上是我们一起归纳的阅读方法,那阅读方法有这么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重点学习从名著的序言和目录上进行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好的。
老师:今天我们以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为例,相信大部分学生买的有这部作品,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同学们对这部作品相关内容的了解。
三、学生介绍《红星照耀中国》作者介绍,书名的含义,作品介绍
老师: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
学生:美国的埃德加·斯诺。
老师:很棒。《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含义是什么?作品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帝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作品的内容是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看来还是掌握了这本名著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着重从序言,目录上进行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
四、着重从序言,目录上进行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
老师: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我们进行组内合作一起完成。
设计活动一:用5分钟时间浏览一篇序言(译者序和作者序任挑一篇),根据下表提示,运用跳读法采集信息点,记录在表格上,表格展示在PPT上。表格要求同学们找到作者以及身份,采访时间,采访路线,采访对象,采访内容,采访感想。请同学们仔细思考。
学生:作者:美国埃德加·斯诺,时间: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采访路线:北平-西安-保安-预旺-保安-西安,采访对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采访内容: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采访感想:不可征服的力量。
(1)老师:同学们完成的很不错。接着我们进行第二个活动:速览名著——对第八篇中的人物故事《彭德怀印象》进行分组分任务快速阅读。第一组和第二组阅读:《彭德怀印象》第三组阅读:《为什么当红军?》第四组阅读:《游击战术》,要求:速读,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通过写一写:速读查找人物的相关信息和说一说:书中人物的经历,感动的细节以及自己的感受等,下面请开始。
老师: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阅读交流会开始了,请各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的阅读成果。
学生们按照老师分配的任务完成的很不错。
五、老师总结:通过阅读交流会,我们对彭德怀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也希望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业中阅读经典名著,扩展课外知识,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上就是我们一起探讨的阅读方法。
六、布置作业比一比:以手抄报的形式把书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内容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这一次的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整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是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氛围还是比较活跃。课堂设计的问题也是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由于名著的篇幅和内容比较多,所以我有针对性的对《彭德怀印象》这篇人物简介进行课堂名著阅读的内容。而且人物的相关描写和写作手法的介绍与学习,对于初中生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以上几点是课堂的亮点。当然了,每次课堂下来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比如在进行课堂内容学习的时候,很多学生没带书,导致开始中断了几分钟。还有一些设计的问题重点没来得及深入了解和分析,面对陌生的班级和学生,学生和老师还是有点距离,导致学生开始回答问题有点被动,还好后面用了小组互相竞争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我相信经过这次名著阅读课的学习,学生们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收获,或者在繁忙的学习中用快速高效的名著阅读方法来学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