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猫》教学设计

陆启会2021/6/18分类: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借助课文内容与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

2.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3.关键: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说说课文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指名回答。(讲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写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师: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4.教师:你喜不喜欢老舍先生家的猫?为什么?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平时见过(或养过)的猫没有老舍先生家的可爱,那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自学。

3.自学反馈。

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

(说它老实可是又贪玩  说它贪玩可是又尽职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自学,要有要求。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要有评价,才能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圈画批注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读品味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职的猫,哪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猫的老实、贪玩、尽职写具体的。同时,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

3.教师过渡: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很具体。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

A句能换成B句吗?为什么? A.说它老实吧 B.它很老实

A.说它贪玩吧 B.它很贪玩

4.学生讨论。

A句是通俗的说法,同时还包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这种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拿出来重点训练,让学生运用的准确恰当。学习语言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5.教师:你喜欢老实的猫、贪玩的猫、还是尽职的猫呢?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读,请同学们听听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没注意到?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体会语言的基础上训练朗读,要有要求,有评价。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猫的“老实”、“尽职”固然可爱,猫的“贪玩”也允许学生喜欢,突破学生头脑中的思维定势,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训练形式。)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渎。

2.品味“蹭”字:“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蹭”的动作?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蹭”的意思是摩擦。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就像孩子在向大人撒娇。)

(设计意图:表演既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想象大花猫的心理活动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助于体会大花猫的可爱。)

3.A句和B句哪句更好?为什么?

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黑点。

    (A句更形象,更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4.教师:那么,大花猫在主人写作时给主人“画”上几朵“小梅花”,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大花猫的口气说说。

(可以想象“与主人比赛”,“给主人娱乐”……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合理就行,有助于发展求异思维。)

5.学生模仿猫的各种叫声,理解“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词语。

6.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

教师:这些都是大花猫高兴时的表现,它要是不高兴时就一声也不出。这只猫的性格可真是倔强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大花猫什么都怕,可是它却非常勇猛,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2.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句说一段话。

3.学生说。

(四)领悟写作方法

1.默读全文,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抓住猫古怪的性格和淘气这两个特点?

(由于作者平时喜爱猫,对猫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对猫进行了十分细致地观察。这样就抓住了猫性格古怪、淘气的特点。)

2.追问: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真实具体?

(由于作者平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了下来,在描写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猫当作顽皮可爱的孩子写,还注意动态静态的描写,所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感人、真实而具体。)

3.教师:学了这课后,你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

学生畅谈。

(五)课堂小结

1.结合板书,要求学生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复习新学的语言句式,也是对全段内容的总结。)

2.教师: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长大了也一样讨人喜欢。从老舍的真实具体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喜爱自己家的猫呀!我想,不仅是猫,只要是小动物,他都会因为他有一颗爱动物的心。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⑴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⑵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儿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3.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⑴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⑵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⑶一玩儿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4.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⑴用“‖”给这段话分层,并概括层意。

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老实,贪玩,尽职)

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①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②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⑷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猫的喜爱)

附:板书设计


           (说它)     (可是)

        老实  贪玩     尽职

性格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响
       什么都怕       勇猛
      小时候逗人喜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