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5的乘法口诀

李冬梅2021/11/16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1,完成教科书P5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一些简单规律,增强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通过5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经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有一天,孙悟空遇到了很多妖怪,一个人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呢,孙悟空突然灵机一动,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成了五个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5个,他连续拔了4根,每根都变出了五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

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知道孙悟空变出多少只猴子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5的乘法口诀

二、自学自疑

师: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小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师: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一边读一边想,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

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预设1: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字分别是一、二、三、四、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预设2:每一句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五。

预设3:每一句口诀的得数都依次增加5

小结:这样很有顺序性,我们记口诀就容易多了。

师: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5的乘法口诀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的手指。1只手5根手指,2只手10根手指,3只手15根手指,4只手20根手指,5只手25根手指……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三、    互学互疑

1、伸出你的小手,让我们一起合作,用你的小手表示:5、10,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老师念口诀,大家来表示。

2、      一五得五,伸出一只手,二五一十,伸出两只手。

3、      十五用两只手够吗?不够! 怎么办?

小组合作

4、下面就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一起合作用手指表示:5、10、15、20、25。一会来黑板前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5、你们是怎么表达这些数字的?谁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

四、师生探究

1、探究“三五十五”这句口诀能写多少道题?

2、这些题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3、相同的加数能改写成乘法算式?那么,加数不同我们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小组谈论,指名回答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1 迁移应用



一、自主探究(改写成乘法算式)

5 + 5 + 5 =


1 + 3 + 5 =

       /\

    ()()

二、跨越式高效课堂(直接写出得数)

3✘5=

30✘5=

300✘5=

3000✘5=

……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自主探究: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教学反思:



疫情防控安全教育:

1、 带好口罩;

2、 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远的距离;

3、 勤洗手;

4、 教师经常开窗通风;

5、 加强营养,锻炼身体,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是避免被感染        的最重要手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