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小数乘法练习课

靳姗姗2023/1/30分类: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51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准,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游戏

游戏一:踩地雷

    不能直接算出结果的算式是地雷,出现时,不能读出来,而应发出“砰”的爆炸声。能直接算出答案的请说出答案!

2.5×1=           3.2×0.45=   

2.5×10=          3.2×0.2=   

2.5×5.08=       3.2×0.016=   

2.笔算:

2.5×5.08=   3.2×0.45=       3.2×0.016=     

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师总结: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

笔算:0.85+1.942=                  5.1-2.09=

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

47 ×0.05(           )            6.9 ×0.38 (          )

4.2 ×1.8(           )            4.08 ×0.08(          )

0.9 ×0.7(           )            6 ×0.07   (          )

5、2.5×5.08=   3.2×0.45=       3.2×0.016=    观察这三个算式,总结小数乘法的算法和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巩固练习

1.游戏二:火眼金睛:根据提示快速列出算式,不要求解答。

  1)速度是70千米/时,时间是2.5小时,路程是多少?

2)葡萄3.2元/千克,买0.5千克需多少钱?

3)0.85的3.2倍是多少?

4)50的2.5倍是多少?

5)长是3.2米,宽是0.59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6)边长为2.5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复习小数乘法,能与实际生活练习起来。

2.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2.5×2.5      (2) 3.2×0.016     

   2.5×2.56          3.2×0.2          

    2.5×4            3.2×0.45

   2.5×5.08          3.2×0.5

   2.5×70            3.2×0.59

   2.5×1             3.2×0.85

提问: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生汇报:

师总结:在小数乘法中,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三、拓展提高

a=0.00……003,b=0.00……0012, a×b的小数点后面有(     )个0。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本节课是练习课,练习的着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末尾去零或不足小数位数要添零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整合压缩,化零为整。

对积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来说,紧紧抓住积的变化规律来引导学生理解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放弃大量训练的教学方式,努力使设计从更高的层次上触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教学中还特别关注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畅所欲言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