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六年级语文课《桥》教学设计

郑满科2021/3/2分类: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课题

1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2021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3.了解课文语言及谋篇布局、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4.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随记

一、谈话导入

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将会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

(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2.根据故事梳理课文结构。

三、深入学习,感受洪水的狂野

1.洪水来了,洪水要摧毁这座让村民安全逃生的桥,老汉为了村民,舍生忘死,这座桥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谈话交流: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仔细分析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像泼。像倒。”两个字就是一句话。

②平时我们写作,都要求把句子写具体。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像泼。像倒”,可以怎么说?用一个句子呢?

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句子写具体呢?(因为当时情况危急)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来势凶猛)

②思考:“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哪个词可以体现出来?(跳舞)

②此时的洪水跳的可不是优雅的舞蹈,而是——死亡之舞。

③像这样的拟人句,文中还有哪些?(学生交流)

3.师小结:是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洪水的凶猛吧。(齐读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

洪水迅猛地向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人们需要做的是什么?(逃生)

4.(课件出示)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此时,桥就是人们的希望,而这时的人们是什么表现呢?(自由读,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四、课堂小结

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学

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先是从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描写洪水的词语和句子,接着学习有关描写老汉的词语和句子。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在默读课文中整体感悟,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展开学习。应该说,在这节课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浓厚,在理解句子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如课堂引导的语言表达不够简练,讲解课文的高潮部分还欠火候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善这些不足之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