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16.雷雨
沈琳瑞2021/5/9分类:教学设计
课题 |
雷雨 |
课型 |
新授课 |
|
设计说明 |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教学设计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用字的精炼准确,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
|||
学前准备 |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观察夏天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学生)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学习目标 |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描写雷雨前的段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学习重点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
|||
学前准备 |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留心观察夏天的天气变化。(学生) |
|||
教学环节 |
导案 |
学案 |
达标检测 |
|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
1.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雷雨的课文。(板书课题) |
1.交流自己看到的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齐读课题。 |
1.写出自己知道的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检测预习,纠正字音(用时:10分钟) |
1.教师检测学生课文的预习情况,分自然段指读,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相机纠正字音错误。 3.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开展朗读竞赛。 |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争取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认真倾听,争做“小老师”进行评价,为出现错误的同学纠正字音。 3.读准课件出示的句子。 4.学生在小组内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积极参加小组竞赛。 |
2.把下列生字按要求分类。 垂 沉 彩 阵 蝉 蜘 蛛 翘舌音:_________________ 平舌音:________________ 3.连一连,组成新字。 氵 彡 虫 辶 阝
冗 单 采 车 兆 |
|
三、自主品读,感悟雨前的景象(用时:15分钟) |
1.导入: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绘雷雨前的景象的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自由读,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几样景物描写雷雨前的景象? 4.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引导。(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5.师生对读。 如:教师:乌云——学生:黑沉沉地压下来。(指导学生抓住“黑沉沉”,读出乌云的低以及给人的压抑感) 教师:树上的叶子——学生:一动不动。 6.指名反馈:同学们,通过这一遍的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7.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作者在雷雨来前,仔细看,认真听,把雷雨前的景象描绘得可真详细。 |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第1自然段中描写了雷雨前“满天的乌云”“一动不动的叶子”“一声不叫的蝉”。 2.仔细阅读两组句子,体会“黑沉沉”“一动不动”的妙处。 3.学生自主交流读文的感受。 4.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雷雨来临之前的景象。 5.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树枝乱摆”“蜘蛛逃走”等变化来体会大风到来。 |
4.把会读的词语涂上喜欢的颜色。 彩虹 蜘蛛 清新 窗户 垂下来 黑沉沉 压下来 越来越亮 5.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 越来越亮( ) 越下越大( ) 6.区别字填空。 虹 红 (1)今天我穿了一件( )衣服。 (2)雨后,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 )。 采 彩 (3)小蜜蜂正在花丛中( )蜜。 (4)我用( )色的蜡笔勾画出五( )的世界。 |
|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
1.出示生字,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进行归类。 3.指名说一说生字的书写要点,教师强调重点。 4.范写“垂”“迎”,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5.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后,同桌交流评价。 6.集体交流,评议。 |
1.(1)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本课生字按照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的方法归成三类。 (2)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范写进行书写,掌握运笔的方法及书写技巧,进行自评、组评,提高书写及观察能力。 2.运用规律,端正姿势,独立书写剩下的生字。 3.(1)观看课件展示的“垂”的笔顺,进行仿写。 (2)观察教师范写每一笔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横的长度。 (3)在田字格中练写,同桌评议。 4.用生字组词,选一个词写一写。 |
7.我会连。
8.一笔一笔写出下列生字。 黑:____________________ 垂:____________________ 迎:____________________ 乌:____________________ |
|
教学反思 |
阅读教学中始终围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朗读把欣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也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各个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说说写到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 |
|
||
第二课时 |
||||
学习目标 |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雷雨后的景象,对比阅读,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 2.总结全文,品读句子,感悟“挂”等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3.留心观察天气,把它写在日记里。 |
|||
学习重点 |
品读重点句子,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背诵课文。 |
|||
学前准备 |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复习课文,学会表述天气如何变化。(学生) |
|||
教学环节 |
导案 |
学案 |
达标检测 |
|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
1.组织学生听写词语。 2.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雨前,天空——黑沉沉的;树叶——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蜘蛛——逃走了。你们听——(播放媒体课件,呈现打雷声,而后哗哗哗的雨声)下雨了! |
1.听写词语。 2.思考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
9.读课文填空。 本文作者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景象。 |
|
二、图文结合,体会雨中的景象(用时:20分钟) |
1.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体现雷雨变化的词句。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反馈:雨下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①品读要点:连续的三个“哗”让人感受到雨很大,这是通过描写声音体现雨的大。 ②指导读好“哗,哗,哗”。 ③齐读这一句。(先一组齐读,然后两组齐读,接着三组齐读,最后全班读,通过声音的逐渐增强来体现雨越下越大。)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①学生自由说一说。 ②出示课文插图,感受雨大。 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学生说一说:除了树、房子看不清了,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 3.教师小结:可见雨多大啊!我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体会一下。 4.出示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雷雨过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反馈。) 5.教师出示文中的语句,学生读一读。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雷雨前后景象变化,完成填空练习。 |
1.学生齐读第4~6自然段,画出体现雷声、雨声变化的词句。(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4.学生通过两幅图的对比,畅谈雷雨过后的感受。(从图中小朋友的表情可以感受到雷雨过后给人的轻松、喜悦之情,“清新的空气”“雨后的彩虹”体现了景象的美好)指名学生带着喜悦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垂”“坐”使用的妙处。“垂”字说明了雷雨前的风大,“坐”字体现了蜘蛛的悠闲,从对比中感受雷雨后的美好景象。 6.学生对比阅读相关段落,完成填空练习。
|
10.我会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乌云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国旗升起来了。 ( )国旗( )升起来了。 (2)同学们在读书。 ( )同学们在( )读书。 11.我会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短语。 ( )太阳出来了 ( )雨越下越大 ( )天亮起来了 ( )满天的乌云 ( )雨声小了 ( )下起雨来 12.课文内容我了解。 打开窗户,( )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 )出来了。一条( )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 )了。 |
|
三、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用时:15分钟) |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写得如此细致? 2.教师揭示全文的主旨,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去发现、去探究。 |
1.学生认真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用心体会,经过交流体会到:能够把这些场面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留心观察是最重要的。 2.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去发现、去探究。 |
13.你留心观察天气情况了吗?把你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和大家说一说。 |
|
板书设计 |
|
|||
上一篇: 14.小马过河
下一篇: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