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国培之旅 尽享快乐

张红琴2019/12/8分类:培训感受

“国培”是一场甘霖,滋润干涸的心田,课改由当初的轰轰烈烈,归于今日的平静、理性,课改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往哪里走?这是长期困扰教师的棘手问题,因得不到及时解决,一颗颗狂热追求的心,在现实的无数压力面前,寂然而平淡的跳动。忙忙碌碌中,国培从天而降,降下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么?

2019年11月10至16日,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小学语文王静工作坊的老师们在坊主王静的带领下,参与了云南省“国培计划”名师团队建设珠海综合研修培训。专家的引领,环境的塑造,无不在我心海里激起一波又一波微妙的涟漪。心灵的洗涤,思维的碰撞,形象的重塑,互动的头脑风暴,无一不显露“国培”的风采。几天的学习、培训,让我收获满满,幸福无限。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冰活动,让我们充满着期待感。

开班典礼结来后,进入培训的第一个环节——破冰活动。在此活动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工作坊的老师们组成了15个团队,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在极短的时间内确定了各自的队名、口号等,其中有8个团队有了展现本组风彩的机会,我们团队也获得了这个机会。准备过程中我们工作坊正在聚集集体智慧,打造我们的展示作品。

我坊全体坊员在鲁金华老师带领下展示了我们小组的智慧成果。破冰活动加深了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紧张,营造一种团结和谐、轻松愉悦的团队氛围;大家在活动中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工作坊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工作坊合作分工精神,展示了每一个工作坊、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也充分感受了培训机构和主讲赵应昆老师的专业和用心。

二、专题学习,让我补足精神之钙。

广东省江门市江华小学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谢国刚老师给我们带来《名师教学风格自主凝练与工作室运营管理》的讲座。谢老师给我们讲了怎样从一名普通老师发展成一名特级教师,当你们是一名新老师的时候,你们需要强化内功,加强专业知识研究,当你们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的时候,你们要学会模仿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当你们发展成名教师的时候,你们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当我们对教学有自己的主张,持有独特的见解的时候,你们也慢慢的成为一名特级教师。谢老师从自身成长经历给我们讲了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老师,经过不断努力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的历程,让我们感受颇深,他告诉我们要做一名幸福的耕读者。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深圳市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龙安区音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教育学会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TAP 课程开发负责人肖红春老师给我们做了关于《名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践》的讲座,肖老师从名师工作室目标定位,怎样达成工作室目标,教师专业成长影响因素,为工作室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不但要做一个教育工作者,还要搞好教育科研工作。

还有周钧博士、李毅园长等专家的专题讲座,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要把光照到更远的地方,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可以活成一个传奇,谁的青春都是限量版,谁更努力,决定了它的含金量。

三、跟岗研修,让我走进名校,亲近名师。

2019年11月13日,云南省“国培计划”名师团队建设综合研修开始第三天的活动。项目组安排参训坊员分成四个小组下校观摩,开展实地研修。

工作坊坊员段尉君老师、文艳娥老师和我跟随第一组教师有幸到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跟岗学习,聆听了张主任对《知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详细介绍和2位优秀班主任教师的经验交流分享,收获颇丰。

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是该区域的名校之一,校园内各区域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各室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到处绿草如茵,形成了一个“喜有绿荫伴书香”的育人环境,学校秉承“有教无类,为学生的一生奠定良好基础”的办学理念;立足“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施教”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学以成才为志”的工作思路,以师为本,科研兴校,以人为本,文化兴校,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三声氛围:朗朗的书声、嘹亮的歌声、愉悦的笑声,把“阅读”作为学生必修的“童子功”、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家长必需的“育儿功”,以培养学生成为阅读“千万富翁”为目标,打造香洲实验,书香童年;香洲实验,最美遇见。

巧遇香洲区语文课堂教学展示决赛,我们有幸聆听名师的常态示范课。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为我们展示了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父亲、树林和鸟》。第一位老师以带着猜想和问题读课文,得出结论要有依据、生动的表达传递情感为主线,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习 课文,感知父亲的知鸟,爱鸟。第二位老师引导孩子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体会父亲对鸟的热爱。

走进不同的名校,感受不一样的精彩!走近专家名师,领略不同的风采!各所名校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传递着新时代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教育理念……通过专家名师的引领、思想的碰撞、理论的提升,还有实地观摩+学习交流+技能提升,各位参训教师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内涵,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让我们在研学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四、自主研修  反思提高

林莘语:教孩子一堂课,想孩子一辈子。是呀!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汲取了5“国培”的高钙营养。以徐文泽、李毅等专家的强大理论的支撑,我反复思考,感受刻骨铭心,具体如下: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普遍存在,有的老师甚至抹煞了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放不下自己的架子,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导致为了追求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而一问到底或打破沙锅问到底,学生被我们的老师牵着鼻子走。如果我们不及时疏导、引路,就会蔓延大片,这着实令人担忧。我认为:爱哪行就必须习哪行。

因此,教师的校本培训、业务素养的研修和学历的提升迫在眉睫。

一个人仅有一种思想,多个人在一起交流,产生思想碰撞,就会有多种成果。5天的“国培”,积淀的是理论的精华,收获的是教学的希望,成功的是博采众长,相得益彰。有个性的课堂会为现代教学开辟新天地。

五、明前进之向

“国培”,是我教育生涯的一次跨越,那是一种蜕变,一种洗礼,更是一种跃升。借着“国培”的明灯,全新的历程,我将谱写教学的新篇章,创造教学的新境界。在教育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逐教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