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张红琴2019/12/8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2.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复述课文内容。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

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你知道这些神话故事吗?

2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传说她炼五彩石补天救助生灵。这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怕危险、不怕苦难、甘于奉献的英雄形象,寄托了人们对于和平安定的生活的向往。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汇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重点词语释义。

黑黝黝形容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黏稠液体浓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动

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功绩功劳和业绩

2、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起因(1、2):写共工撞断了不周山,天地都裂开了,野兽肆虐,人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经过(3、4):写女娲历尽千辛万苦,吓退了野兽,修补了天地。

结果(5):写人们获得了新生,世世代代传颂女娲的功绩。

(三)品读课文,感悟品质。

1、共工撞断不周山后,人间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大窟窿”说明天塌得厉害;“黑黝黝的深沟”说明地裂得很深;“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说明水势很大。天塌地裂后,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十分悲惨。

2.女娲为什么难过极了

明确:因为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水深火热的痛苦中挣扎,所以心里很难过。

3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女娲为了修补天地做了哪些事?

明确:①女娲找来了五种颜色的石头,炼成石浆修补了天上的大窟窿;②女娲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撑住天空;③女娲杀死了黑龙,吓退了野兽;④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堵住了地缝。

4.想象一下,女娲是如何寻找五种颜色的石头的

女娲找啊找,走了(   )路,爬了(  )山,去了(   )地方。她来到了高高的山上,来到了清清的小溪边,来到了(     )的(    ),来到了(    )的(     ),来到了(     )的(     ……她踏遍了千山万水,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找齐了五种颜色的石头。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说说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不仅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而且还有炼石补天的神力,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神。

(五)练习设计,巩固拓展

A:课文中有很多描写优美的句子,我要把它摘录下来。

B: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评一评我讲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甘于奉献(不怕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