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就对话式教学的点滴思考

林水火2018/6/23分类:教学理念



对话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模式。对话式教学期待的是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灵碰撞,其对话的主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所有的对话都基于教学内容。真正而有效地对话在于“抓重点、破难点、释疑点”,使教学有温度、广度和深度。

对话式教学需要有一定的语言修养,寻常简单的课堂对话,到少要有精准的教学语言,有句话说得好“高度的语言修养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就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教师预设的问题及生成问题,清析而适当的语词选择,是对话式教学基本构成。言简意赅,杂沓冗长,亲切有度,自然顺势,这或是对话式教学的语言理想之一。让对话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氛围中进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如果引发对话式教学的问题设置过于简单、空洞,学生的思维不但没有得到必要的训练,还可能造成课堂纪律的松散;如果教师对话中过于强势,强调“权威”,或可能导致过度紧张,学生在严肃的场景中,表现出应付上的形式拘谨。

对话式教学,是由表入里,由浅到深。如果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没有走向深入,那么课堂上的那些“问答”充其量也就是问题的“相加”,不会变成深度的思考,而只会成为课堂“肤浅后遗症”。从整体到局部,在局部中又离不开整体。对话式教学的设计,需要对课堂资源的统整,其中包括人的资源与文本(或数据)材料的整合。因此,对于教材的完整性解读把握,至关重要。课时的教学内容,是独立的,更是知识体系的。对话式教学中的所有话题,是单一的却不是孤立的。

                                                                           2018年6月22日上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自由平等的真谛》课堂实录点评